元上都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正蓝旗上都镇北20公里处,地处闪电河北岸,蒙古语称之为“兆奈曼苏木”。现存的元上都遗址是中国北方草原地区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出土文物最为丰富的元代遗存,是元朝辉煌历史的实物见证,虽经600多年的风凤雨雨,仍巍然屹立在草原之上。元上都皇城、宫城、外城和防御设施及关厢遗址保存完好。体现宫殿遗址的建筑台基,在中轴线两侧有序排列,遗址场面非常壮观。它是我区极为重要的文物资源,也是人类珍贵的物质文化遗产,对其进行发掘研究和保护,对于深入弘扬草原文化,建设文化强区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一、历史沿革
元上都遗址所在地的金莲川草原一带,历史上曾是匈奴、鲜卑、契丹、女真、蒙古等古代游牧民族活动的地区。12世纪,金世宗命名此地为“金莲川”,经常率骑兵来此地消夏围猎。1251年,成吉思汗之孙忽必烈受命总领漠南汉地军国庶事,驻帐金莲川,建立了金莲川幕府。1256年,忽必烈命刘秉忠择地兴筑新城,此为元上都的滥觞。1259年,新城建成,城市背靠山峦,南临滦河,放眼一望无垠的草原,气势恢宏,遂命名为“开平”。元代文人曾称开平城:“龙岗蟠其阴,滦水经其阳,四山拱卫,佳气葱郁。”“山有木,水有鱼盐”,元上都周围自然环境的优势可见一斑。1260年,忽必烈在此召开忽里勒台大会,登上汗位,并依中原王朝旧制,建元中统,将开平升为府,置中书省,总理全国政务。1263年,正式诏令开平府为上都,同年迁都燕京,开始了元朝的两都巡幸制度,元上都正式成为元代诸帝避暑与处理政务的夏都。经过历年的营建,元上都成为当时中国北方草原地带最为辉煌的都市。在元上都城内居住有宫廷显贵、普通手工业者与商人,居民有蒙古人、汉人、契丹人、回鹘人、高丽人、尼泊尔人等,多民族和睦相处,元上都实际上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国际性大都会。
元上都在元代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地位。1263年起,元世祖忽必烈开始巡幸元上都,2月起程赴上都,8月底返回,形成定制。以后元代所有皇帝基本遵循着元世祖的巡幸时间模式。元代皇帝每年有半年以上时间在上都避暑游猎,同时处理军国大事,随同皇帝巡幸的文武百官继续辅佐皇帝议办朝政,因而在上都专门建有各中央机构的分支机构,如中书省上都分省、御史台上都分台、翰林国史院上都分院等。由于元上都“控引西北,东际辽海,南面而临制天下,形势尤重于大都”,所以,元代的11位皇帝中,元世祖、元成宗、武宗、天顺帝、文宗、顺帝六位皇帝都是在上都登基的,可见朝廷对元上都的重视。元代中期在上都发生的“南坡之变”“上都兵变”等重大政治事件,都显示了上都举足轻重的政治、军事地位。同时,元朝十分看重上都地区这种特殊的地理位置,元朝皇帝频繁在元上都接见漠北宗亲诸王,实际上是加强对漠北故土的控制。在元代,元上都实际上是沟通漠南、漠北,连接东方、西方的重要桥梁与纽带。做为夏都,每年皇帝驻夏时,前来朝觐的各国使节、王公贵族、百官及护卫将士云集上都,毡车如雨、牛马如云。商人、传教士、旅行家纷至沓来,其中又以马可波罗最为著名。在元代近百年间,上都一直是皇帝消夏、娱乐、办公场所,同时也是北方草原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中心,中国北方草原地带最为繁华的大都市。1358年农历12月,红巾军关先生、破头潘部攻陷上都,焚烧宫殿,七日后撤离,掠走玉玺、仪仗、珠宝等。元上都逐渐衰落。1368年正月,朱元璋建立明朝,同年7月,元顺帝从大都逃往上都。1369年8月,明将常遇春、徐达率领的中路大军攻克元上都,上都逐渐废弃。1396年,明朝在元上都正式设开平卫指挥司,其后大力经营,加强屯守,并修缮城垣。明成祖以后,明朝防卫内撤,1430年,开平卫移至长城以内的独石口,改隶万全都指挥使司,元上都至此彻底废弃。十六世纪初期,蒙古答言罕重新统一蒙古各部,将蒙古各部划分为六个万户,元上都地区属于应绍不万户的封地,为“云需府”管辖。清初,蒙古右翼诸部之察哈尔部在此驻牧一直至今。1964年,元上都遗址被列为内蒙古自治区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元上都遗址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遗址概况
元上都遗址分为城址与墓葬区两大部分。其中城址由宫城、皇城、外城和关厢四大部分组成。宫城呈长方形,东西宽570米,南北长620米,城墙主墙体用黄土版筑而成,外侧以石条为地基,以青砖包砌,现存城墙高约5米,下宽10米,上宽2.5米。宫城四角建有角楼,城内现存的大安阁、穆清阁、洪禧殿、水晶殿、香殿、宣文阁、睿思阁、仁春阁等建筑遗迹清晰可辨。皇城呈正方形,每边长1400米,城墙用黄土版筑,表面用石块包砌,墙体残高约6米,下宽12米,上宽2.5米,四角有高大的角楼台基。乾元寺、大龙光华严寺、孔庙和道观等宗教建筑分布其中。外城呈L型,宽800米,内边总长2800米,外边长4400米,城墙用黄土版筑,现存高约5米,下宽10米,上宽2米。外城大体上分为两部分,据史书记载,北部是皇家园林,称为“北苑”,当时这里有“高榆矮柳,金莲紫菊”,是皇家豢养珍禽异兽、培植奇花异草和举行小型射猎活动场所,著名的“棕毛殿”就建在这里,也是举行著名的“诈马宴”所在;西部是元代的“西苑”地区,内有忽必烈汗行宫。上都城外缘的东、西、南、北都设有关厢,其中东关长约1000米,为皇帝接见宗王和使团居住的帐房区;西关长约100米,为羊、马、牛市和商业区;南关长约为600米,为酒肆、客栈和店铺林立的繁华商贸区;北关建有驻扎军队的兵营。
外城为正方形,每墙皆长2220米。外城城墙均为夯土构筑。外城分为南北两部,中间以一条横贯东西的道路划分。南部位于皇城之西,有纵横交错的街道和整齐划一的院落遗址,是当时上都城内的商业区;北部建筑遗迹很少,只在中央部位有东西长317.5米、南北长192.5米的不规则长方形建筑,是元代皇家饲养珍禽异兽、栽培奇花异草的“御苑”所在地。
元上都现存有十三门。其中宫城有三门,分别为东华门、西华门和御天门;皇城有六门,其中南门同御天门直对,应为明德门,北门与外城北墙东侧门直对,为史所载之复仁门,皇城六座城门均建有瓮城;外城有四门,其中北墙有两门,西墙正中有一门,南墙与明德门对应有一门,外城四座城门也分别建有瓮城。在皇城和宫城的四角均建有角楼。在皇城四墙外侧,发现有石筑的马面,每面墙有6个。城墙外侧建有护城河,位于城墙外23米处,保存较好。
城外四处关厢遗址面积较大,均保存有大量建筑和纵横交错的街道。特别是西关和东关都建有的大型院落,这些建筑遗迹分为粮仓,大型院落,小型民居和临街店铺等几大类,建筑布局整齐划一。如可辨识的西关广积仓南北长290米,东西宽150米,分前后两院,内各有对称的“四合院”式的房屋建筑。在西关发现的东西向主干街道两侧,有成排的临街店铺遗迹。大院内有的房屋成排整齐分布,属于客栈馆舍之类。东关因接近皇城,地势空旷,遗迹较少,为王公贵族觐见皇帝之处,也是帐幕云集之所。元代诗人曾有“西关轮舆多似雨,东关帐房乱如云”的赞叹,可见当时东西关的功能与繁华程度。南关遗址亦为酒肆、客栈一类的建筑遗存。元代诗人有“滦水桥边御道西,酒旗闲挂暮檐低”,“滦河美酒斗十斤,下马饮酒不计钱”的诗句,描述的当是上都城南明德门外南关酒肆的情形。在北关,发现了建筑规模较大的并列两处大型院落遗址,东侧院落南北长227米,东西宽130米,后院有整齐的成排住房,前院则纵向分为两个独立的院落,似为指挥、管理所在。据《元史》记载,元上都有卫戍虎贲军4000人,此处即是屯兵之所。
铁幡竿渠遗址是保护元上都的重要水利设施,主要是现存于地表的一道古拦洪坝。坝身用褐色粘土夯筑、外用石砌。坝北迎水,南侧又附土堤以加固。坝西头留溢洪口,下接溢洪渠,流入闪电河。拦洪坝全长6千米,每当洪水暴发时,有效地拦截分流洪水,对保障上都的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个水利工程,是由郭守敬于大德二年(1298)实地勘查设计的,是我国古代北方水利工程史上的一个奇迹。
在元上都城址周边地区还分布有一系列附属文物遗存,主要有羊群庙祭祀遗址、砧子山墓葬区、卧牛石墓葬区、一棵树墓葬区、东凉亭遗址等。羊群庙祭祀遗址,位于元上都西北35公里处。由4处祭祀地点组成。4处祭祀地点在现锡张公路西侧的山坡下,背西向东,由南向北依次排列。4处祭祀遗址均由石围墙、祭台、汉白玉石雕像和供祀建筑遗存组成。最为重要的出土物是四尊大型的汉白玉石雕人像。汉白玉石雕人像一般在台基的正前方,基本位于围墙的中央,头部均遭破坏,残高在1.35~1.55米之间。石雕像雕刻精美,形象逼真。人物端坐于靠背圈椅之上,内穿紧袖长衫,外穿右衽半袖长袍,一、三号雕像胸背部绣双龙卷云纹,二号雕像则为团花和云肩。雕像均脚登如意纹厚底靴,身左侧佩带褡裢、小方盒和蒙古刀,右侧佩带火链包、羚羊角和蒙古刀。雕像均右手握高脚杯于胸前,左手自然放于座椅扶手之上。这种由椭圆形石筑围墙、方形祭台、汉白玉石雕人像及附属性供祀建筑组成的羊群庙祭祀遗址,反映了元代蒙古上层贵族对天和祖先崇拜的思想。史载元文宗时,太平王燕铁木儿祭奠其先人石像:“像琢白石,在滦都西北七十里地,日旭泥白。负重台架小室贮之,祭以洒湩,注彻,则以肥脔周身涂之,从祖俗也”(见许有壬《陪右大夫太平王祭先太师石像》《至正集》卷一六)。由此可见,羊群庙祭祀遗址,应是元代上层贵族为祭祀其祖先而建立的祭祀场所。
元上都墓葬区目前发现有砧子山、卧牛石和一棵树三处。其中砧子山墓葬区位于上都城东南约8公里砧子山的东南和西北两侧山坡上,墓地分布范围较大,共有500百余座墓葬,多数都有石砌的方形茔墙。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于1990年、1998年、1999年对之进行了三次发掘,共发掘清理了73座墓葬。卧牛石墓葬区位于正蓝旗元上都古城西偏北约20公里处的向阳山坡上,共清理发掘墓葬15座。该墓葬地表均用自然石块叠砌一凸字形墓茔,多为火葬墓,其形制有砖椁墓、木椁墓和竖穴土坑墓三类。卧牛石墓地墓葬形制规整,保存较好,墓葬内随葬品较为丰富,是元代居住在元上都的汉人墓葬。一棵树墓葬区位于元上都古城西北约12公里处的山湾阳坡,共考古发掘墓葬26座,墓地内各墓葬基本分布在两个相邻的缓坡地带,分为两个区,东西相距约1500米。该墓葬随葬品丰富,考古发掘清理出金器、银器、瓷器及其他铜铁器多件组。
在元上都遗址的东南还有一处重要的小型城址东凉亭遗址,是为元世祖忽必烈皇帝避暑的夏宫。遗址位于多伦县城西北10.5公里上都河乡白城子村,始建于元中统元年(公元1260年),遗址东西长460米,南北长320米,占地面积221亩。东、西、南三面开门,并建有门楼。南门为正门,正门的大道很宽,有御道、官道、民道之区别。城内中央地段有高于平地两米的残存建筑台基。东凉亭是元上都遗址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元朝皇帝巡幸与避暑的重要中转站。
三、突出普遍价值
1.历史价值
元上都是蒙古民族统一蒙古高原之后入主中原建立的第一座草原都城,是元朝的两都之一,也是元朝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忽必烈以建设元上都为发端,建立元朝,奠定了统一全中国的政治基础,结束了中国历史上长达三百多年来的政治割据局面,中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空前的大统一。漠北岭北行省的设立,三路宣尉司对青藏高原的统辖,中国的疆域得到了大规模的扩展,《元史.地理志》记:“其地北跄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有元一代,其疆域达到了空前的程度,从而一举奠定了现代中国的版图。所以说,元上都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历史上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在中国的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划时代意义。
元上都遗址地处蒙古高原南端的大兴安岭、燕山山脉与草原结合地带,地理位置极为重要。正如史书所言:“上都控引西北,东际辽海,南面而临制天下,形势优重于大都”(虞集《贺丞相墓志铭》),正因为元上都的这种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元上都在东西文化的交流中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首先,元上都是蒙古高原游牧民族与中原农业民族进行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枢扭。元上都的建立,其地处农牧结合带的特殊位置,城市都城的政治功用,使其成为多元文化的交流辐辏之地。在元上都,中原的瓷器在此汇集中转,西方的景教、伊斯兰教在元上都设有教堂,罗马教皇的使者、意大利的马可波罗在元上都觐见过忽必烈,当时的元上都,外国的使臣辐辏云集,境外商人纷至沓来,成为欧亚大陆东端最为繁华的国际性大都会。其次,元上都是沟通欧亚大陆的跳板,东西文化交流的纽带与桥梁。元朝的建立,开通了欧、亚、非三州之间的交通,以元上都为中心,元朝与四大汗国之间的频繁往来,带动了欧亚大陆之间的经济联系与文化交流。元朝的驿路最为主要的“帖里干道”与“木怜道”都以元上都为重要起点,向西北方延伸辐射,成为欧亚大陆文化交流的大通道。所以说,元上都在十三世纪后半叶与十四世纪上半叶,在东西文化交流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艺术价值
元上都故城遗址地处蒙古高原南部,是中国北方草原地带保存最为完整、规模最大的草原都城遗址。它由外城、皇城、宫城三部分组成,城墙、瓮城、城门及大型建筑基址基本上保存完好,地表清晰可见街道、房址及宫城遗迹。由于它建在地势开阔的金莲川草原之上,高大的城墙,鳞次栉比的宫殿基址,构成了草原地带深邃悠远、规模宏大的文化景观。
古城由于地处草原地带,元末废弃之后未经过人为大规模的扰动,地下文物埋藏异常丰富。目前出土的文物主要有建筑构件、石雕制品、瓷器、陶器、钱币、金银器等。建筑构件主要有柱础、魑首、鸱吻、瓦当等,石雕制品主要有大理石盘龙纹石柱、石雕人像、龟趺、石棺等,瓷器主要有青花盏、青瓷匜、钧窑碗钵、白釉褐花罐、黑釉碗、黑釉梅瓶、绿彩香炉等、金银器有金戒指、金耳环、银镯、铜钗等、钱币有八思巴文“大元通宝”、大观通宝、“天下太平”春钱等,另外还出土有铜镜、玉饰件、银壶、姑姑冠等珍贵文物。
元上都古城遗址规模宏大,保存完整,地下埋藏文物丰富。城市布局显明完整,现存的宫殿建筑基址、舍肆街道与其它防御设施清晰可见,地下出土文物种类丰富、精品倍出,是欧亚草原地带文化信息含量最为丰富、历史文明最为久远的草原都城遗址。
3.科学价值
元上都遗址所呈现出来的完整的城市布局,真实地体现着中国传统城市建筑风格。以中轴线区划街道、以功能排列建筑的设计理念,天圆地方、前厅后殿的建筑特点,是中国传统的汉文化与游牧文化完美结合的都城建设典范。元上都遗址出土的文物,既有象征着中原农耕民族传统文化的陶瓷器,也有代表着漠北游牧民族草原文化的石刻偶像,充分地体现了农耕文化与草原文化的完美结合。元上都的城市设计理念,科学合理,至今都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所以说,元上都遗址是农耕文明与草原文明的结晶体,是充分展示中华文化精粹的历史文化遗存。
4.社会价值
元上都古城规模之大、保存之完整、出土文物之丰富为世所罕见,是中国乃至世界最为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元上都遗址蕴含着异常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是草原文化的结晶,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元上都遗址的研究,也就是对古代草原游牧民族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以及制度体系进行正确地定位,从人类历史文化遗产的角度出发,进而揭示社会文化发展的程度、文明的历史进程。另外,对历史文化的发掘,对优秀民族文化遗产继承与认知,也是当今社会发展的文化保障,是国家走向繁荣、富强的精神动力。考察草原文化的发展演进轨迹,探索草原文化与华夏文化碰撞、融合的历史进程,强化人们对中华民族文化的理性认识,以增强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这也就是我们要全面保护、发掘、展示元上都遗址最为重要的目的。